最后再补充一下关于电容和电介质的内容,之后静磁场的内容与这三篇完全一致,就可以应付期中考试了。
实际上均匀带电体在实际中很难存在,更多时候关注的是静电平衡下的导体,由于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(这里只举感应起电的例子,因为考试也只有感应起电),导体内部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,直到达到静电平衡状态,此时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0(内部各点散度处处为0),净电荷只存在于外表面。
利用高斯定理,我们也可以对于静电感应时的某些特殊情况作定量解释,这个会在后面的练习中体现。
后来人们发现静电平衡时,带电量$q$的导体有一定的电势$u$,当所带电量增加时,电势也增加,将其比例记为电容,这个属性与器件本身性质有关,特别地,对于平行板电容器:
现在我们由高斯定理,可以计算出板间强度,继而计算它的电容:
(注意:实际计算电容时,由于孤立导体不存在,都是用的$C=\frac{q}{u_1-u_2}$)
但是我们发现,上面推导的结果和高中时要求背的公式好像差了一个相对介电常数$\varepsilon_r$。这实际上是因为,我们在推导时认为中间是真空,而实际情况下的电介质中,不可避免的有一些电介质分子,他们在受到外加电场作用时,也会定向移动,从而在极板上产生一层与极板极性相反的的束缚电荷,它的密度一般记作$\sigma’$,在这里我们不管一些细节,只需要了解到,在这个现象下。
这样在考虑有束缚电荷下的高斯定理时:
此时在有电介质情况下的高斯定理就可以写成:
这里的$D$称作电位移矢量,这样我们就有了可以应用在有电介质情形下的高斯定理。
最后还要提一下静电能的计算,实际上根据功能关系,这是非常容易的,这里直接给出结果:
一个更加重要的结论是:电场能量密度为:
即单位体积下如果存在电场$E$,则就有这么多的能量。要注意到,上面直接用$Q,U$计算的那个方程,其中$Q,U$有特殊的含义,只是大学物理作为引入后面的方程的一个特殊例子。而下面能量密度的表达式更为通用,而它的推导已经远远超出了普物的范围,我们只需要记住,计算时避免用第一种,直接用第二种。
下面是一些练习:
① 沿$x$轴放置的长度为$l$的不均匀带电细棒,其电荷线密度为$\lambda =\lambda _0\left( x-a \right) $,取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,求坐标原点$O$处的电场强度和电势。
我们选取一段带电微元,且由于均匀细棒不记厚度,可以将该微元视作点电荷,直接积分计算:
电势是一样的:
②一内外半径分别为$a,b$的带电量为$Q$的导体球壳,在球壳空腔内距离球心$O$为$r$处有一点电荷$q$。设无穷远处为电势的零点,则导体球壳的内表面上的电荷量为?外表面上的电荷量为?球心$O$处的电势为?
作紧贴内表面的高斯面,由静电平衡可知此时球壳内外之间的电场强度为0,则电通量也为0,说明内表面上感应产生了$-q$的电荷,它的分布是不均匀的,由电荷守恒,此时外表面的电荷量为$Q+q$。
此时计算球心处电势,首先考虑球壳外,由高斯定理可以得:
且球壳为等势体,内表面电势和外表面电势相同(内外表面之间的场强为0),则球壳的电势为:
考虑点电荷在球壳内部产生的电势:
所以$O$点电势即为:
③三个无限长的同轴导体圆柱面$A,B,C$半径分别为$R_a,R_b,R_c$,其中圆柱面$B$带电荷,$A,C$接地,求$B$的内表面上电荷线密度$\lambda_1$和外表面上电荷线密度$\lambda_2$的比值。
由于$A,C$接地,当静电平衡时$B$的内外表面等势,所以构造圆柱形高斯面得到场强后直接计算:
一定要注意到两个电场强度方向相反,计算电势时代数上差一个符号,否则算出的比值会是负的。
④半径为$R_1$的导体球带有电荷$+q$,球外有一个内半径为$R_2$外半径为$R_3$的同心导体球壳,球壳上带有电荷$+Q$。试求系统的静电能量,再计算当外球壳接地时,计算球和球壳各自的电势。
计算静电能,对电场能量密度进行积分即可,首先由高斯定理计算球体与球壳间,球壳外的场强。
之后再计算静电能:
接地后球壳电势视为0,只需计算球体的电势,直接计算:
⑤两同轴导体圆筒组成的电容器,内外筒半径分别为$R_1,R_2(R_2<2R_1)$其间有两层均匀电介质,分界面半径为$R$,内层介质相对介电常数为$\varepsilon_{r1}$,外层相对介电常数为$\varepsilon_{r2}$,且$\varepsilon_{r2}=\varepsilon_{r1}/2$。两层介质的击穿场强都是$E_M$。当电压升高时哪层介质先被击穿?两筒间能加的最大电压是多少?
实际上加电压将会改变圆柱体线密度$\lambda$。先由高斯定理,构造圆柱形高斯面,可以计算得到内层到边界的场强和边界到外层的场强。
在这里$\lambda$是一个参数,这里要解释一下,对于圆柱体的$\lambda$很多时候是相对圆柱的高来说的,即是单位长度下的圆柱面的带电量,并不是将圆柱面按照圆心细分出的“线”,这里严格来说其中一个圆柱面的线密度是$+\lambda$,另一个是$-\lambda$,这个结论可以由前面的作紧贴表面的高斯面得到。
所以我们比较两个区域的最大场强:
所以外层先被击穿。
当给定$E_M$时,$\lambda$就可以求解了,此时两筒间的电压即为最大电压。
由于这个原题并没有给出哪里是正极板哪里是负极板,所以只要最后计算出的电压是正的就好了。